化学拔尖人才如何培养?华东理工大学是怎样做的?
向柯恒是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回顾自己在大学的一年多经历,他用“特别丰富”来形容,他不仅聆听了多位知名教授的讲座报告,参观了多个研究机构,还参与了科研轮转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带领团队参加了2022年的“互联网+”比赛,这些经历都源于他参加了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项目。
2021年,华东理工大学的“化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项目获得了教育部的批准建设,该项目每年从化学类、化工类、材料类新生中选拔20名学员,向柯恒就是其中之一,项目以培养拔尖创新学生为目标,形成了独具华东理工大学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资源的“高配”背后,既有华东理工大学一流学科的雄厚支撑,也源于学校自主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使命担当,化学一直是华东理工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先后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和上海市Ⅱ类高峰高原学科,ESI国际排名进入top0.3‰,70年来,学校围绕化学教学和人才培养,牵头完成了多个教学改革项目,如何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化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动力,仍是一个重大课题。
为此,项目遵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的规律,由田禾院士领衔担任负责人,化学学院院长曲大辉教授统筹校内外资源,落实了“知识探究为基础,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实行‘一对一’导师制;联合中科院研究所,共同构建拔尖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项目还成立了由海内外10位杰出教授组成的拔尖人才项目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培养方案架构及监管人才培养质量。
在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让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学生的头脑中发生“化学反应”?“转身遇到大师”的国际化学术环境是项目的优势之一,多年来,化学学院开展从“国际化”转向“全球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双聘引进多位国际大师,包括诺贝尔奖得主等杰出学者,项目还聘请了国内外杰出教授担任学业导师或授课教师,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在大一下学期,向柯恒和同学们就通过“线上书院”系列主题报告,聆听了“院士专场”“大师专场”“榜样专场”系列报告,在大师的引领下,学生们的科学兴趣进一步被点燃。
项目还突破了传统框架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高校+科学院”式学习研究平台,以华东理工大学为中心,以中国科学院为合作平台,打通了本硕、本博课程体系,注重数理基础,鼓励学科交叉,为每个学生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这个模式以“统一基础课、加强导论课、开放方向课”为原则,由高校完成基础课程教学,中科院化学所、有机所、药物所等完成开放方向课环节教学,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发展跨界选课和开展研究,实现学业有专攻。
“随处可见讨论”的开放式学习氛围,鼓励着项目学生大胆探索前沿未知领域,创造跨学科讨论研究的学术氛围。
课堂内,在“强化理论”的基础上,推进高阶性、前沿性和挑战性的课程建设,创新教与学的模式,全面推进项目式教学,倡导深度学习体验,课堂外,则搭建多元化学术活动平台,包括大学生创新活动、微演讲比赛、与大师面对面、与导师学术交流、化学大奖赛等,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关注前沿性科学问题,训练提升学生的观察、思辨及表达能力。
2021级的刘孝艺同学不久前独立撰写了一篇文献综述,他写道:“我写的是CO2节能减排,查阅的资料包括目前CO2的处理方法、排放情况,以及碳中和的相关文章,我所做的就是把多种方法归类整理,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到科研的艰辛以及做事要选对方法,写一篇文章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排版格式、表述逻辑等问题都要注意。”
根据项目实践训练安排,刘孝艺、向柯恒等同学即将进入各自导师课题组,开展实验研究、在国内外科研院所进行访学和科学实践,并在大四时进入毕业课题组继续进行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