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该考虑什么?

百问百答 考研问答 2024年07月12日 02:26:07 889 0

近年来,国内有两所大学备受瞩目,它们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以理科基础理论研究为主,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则以文科为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国内的大学层次如何呢?

在中国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中,如果不考虑国外期刊发表这一指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师资和培养水平上与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文科强校持平,在这些学校待过的学生,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师资素质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偏见。

985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该考虑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实际上是最纯粹的洪堡式研究生教育,虽然方差较大,但成材率很高,培养效率毋庸置疑,这种教育模式是最不像精英教育的精英教育,毕业生走出校门后,才会意识到再听到自己老师的只言片语有多难,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各类全国性学术会议规格很高,对在校生都是免费开放的,这些会议的参与者分布基本上反映了各高校在本学科的影响力,大家往往忽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组织者的学术水平,这实际上意味着什么。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生甚至可以与这些声名显赫的老师无障碍地争论,这些老师自己可能也不知道自己的影响力有多大,尤其是国际学部的老师,可能只有各国智库才知道这些学者的分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本科生教育却饱受诟病,一方面是因为发展时间较短,另一方面是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差异,本科生通识教育决定了一所大学的下限,而研究生教育水平才真正决定了一所大学的上限,本科通识教育,也称为纽曼式教育,与研究生院的洪堡式教育差异较大,因此本科生教育只能慢慢来。

要迅速建立影响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主要依靠研究生教育,毕竟,哈佛大学的声誉并非建立在哈佛学院之上,而是建立在哈佛大学各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之上,中国高等教育界所谓的“以本为本”的风潮,实际上是违背高等教育规律的,中国不缺好的本科生教育,所稀缺的恰恰是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这一点恰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优势,如果这个优势丧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就丧失了竞争力。

“以本为本”的本科生办学思路是极为短视和低效的,我们可以看看印度理工学院的例子,印度理工学院极为重视本科教育,但最终成为了留美预备校,本科导向的办学不会让中国高等教育获得哈佛、耶鲁、芝加哥、普林斯顿、伯克利等名校的地位,只会让我们的教育系统获得一堆本科教育不如印度理工学院的“印度理工”,对中国未来的创新体系构建毫无益处。

越是印度理工学院这样的低录取率、高水平的本科生培养导向的大学,才会强调学生的分数如何高,禀赋天分如何不群,但恰恰忘了人类高等教育发展个人心智、探索未知、提升社会知识水平的初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管理者们需要思考这个问题,慎重规划这所大学的前途。

一言以蔽之,一国开展国民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本科生教育阶段提早分层固化、欠缺流动性本质上是不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相反,越是好的高等教育、好的大学,越是将每个人的发展可能性留在了研究生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需要发扬继承研究生院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研究生教育路线,因为这是当前人类高等教育历史探索出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现在看来,由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当前派系构成复杂,确实有部分人在逐渐淡化研究生院特色,只看到过去研究生院的诸般缺点,全盘否定其优点,这种趋势是不可取的,一旦丢了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沉淀,试图重建一个研究生教育,固然对某些志大才疏的行政人员的职业发展有好处,但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是毁灭性打击。

相反,如果研究生院教育办学水平足够高,那么本科生教育哪怕只是中等水平也有很强竞争力,毕竟,研究生教育办得好,本科教育水平自然水涨船高,这种逻辑大约是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领导在任何情形下都需要清醒地意识到的,应该每天刻在床头默念三遍:“研究生教育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强”。

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本科招生情况,2017年开始本科招生,2022年,共有15个本科专业(大类)招生,计划招生400人;绝大部分专业都面向文科招生,同时有6个专业有理科招生计划,学校以科教融合为办学特色和优势,实行“研究型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升学或留学深造比例超过50%,深化学生国际化培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国际教育,加分投档,专业分配实考分。

面对985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同学们该如何选择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