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北方工业大学理学院报考指南来了,就业前景怎么样?

百问百答 考研问答 2024年07月12日 01:26:01 692 0

一、学校及院系概况

北方工业大学理学院是学校唯一的一个理科学院,承办两个理科本科专业:统计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院还设有两个一级硕士点,分别是统计学硕士点和数学硕士点,理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6年建校时期的基础教学部及后来的基础学院,2002年,学校将统计学专业从经济管理学院划入基础学院,正式成立理学院。

划重点!北方工业大学理学院报考指南来了,就业前景怎么样?

二、理学院介绍

2.1 统计学专业

统计学专业创建于1983年,累计培养毕业生2500余名,该专业的办学定位是立足北京、服务京津冀、面向全国,秉承经济统计与数理统计高度融合的理念,充分吸收现代信息技术成果,适应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需求,培养应用型高级统计人才。

统计学专业的师资力量非常强大,目前有教师16人,包括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6人,有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北京市博士后杰出英才1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多位教师在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中国商业统计学会、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北京市统计学会、北京应用统计学会、北京大数据学会等组织中担任常务理事或理事,统计系还是全国工业统计教学研究会发起单位、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早期会员单位。

2.1.1 主要课程

统计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必修和专业必修课包括: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统计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抽样技术、国民经济核算、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市场调查方法、时间序列分析、SPSS软件及其应用、Python及其应用等,还有30多门专业选修课供同学们选择,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数学和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理论、熟练运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

2.1.2 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育人质量为中心,统计学专业突出数理统计和经济统计、统计方法与统计软件两个融合,发展市场调查咨询、数据挖掘、金融统计等三个重点专业方向,打好经济学、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四个基础,实现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学科知识与职业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的国内与国际、全面素质提高与个性化培养五个方面的对接。

2.1.3 统计学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

统计学专业制定了“3个是”的专业培养方案:一是课程的设置与专业建设的目标相一致,充分体现专业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二是充分体现“四个不断线”,即:德育、外语、计算机、专业实践的四年不断线;三是课程名称、内容与国际接轨,为此,我们建设了“123”三级骨干课程体系,包括1门校级精品课,2门院级骨干课,和3门系级核心课。

2.1.4 就业前景与发展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统计学带来了极大的机遇,特别是近年来提出的“京津冀一体化”、首都北京功能定位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决策,急需培养出更多地适应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以及调查咨询行业从事研究和数据分析的毕业生,统计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就业单位如人民政府统计局、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所、电网等都有统计学同学的身影。

2.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

2.2.1 专业描述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理科数学类专业,该专业从2002年开始招生,每年招两个自然班(约60余人),已培养800余名毕业生,作为多方向教材融合的理科数学类专业,主要研究对象是信息技术和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其本质是强调如何“用数学”,除了讲授数学基础课程之外,还讲授信息和金融方向的专业知识,并通过专业实习、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培养运用计算机快速、有效地解决信息和金融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有教师29人,教授9人、副教授12人、讲师8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拥有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和优秀本科育人团队,拥有全国数学学会理事、全国工业与应用数学数学学会理事、北京数学学会常务理事或理事,教学改革成果突出,获北京市一等奖和二等奖;硕士点建设成绩显著,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数学学科C+。

2.2.2 主要课程

前两年的主要数学基础课主要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数值分析,离散数学,数学建模等,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打好毕业的数学基础,后两年专业开设有关信息和金融方面的专业选修课程,信息方向主要开设数据结构,人工智能基础,密码学,计算机网络等课程,金融方向主要开设微观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学,保险精算等课程,开设实践能力提升的必修课,如C++语言,数学软件(Matlab)实习,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学实验实习,课设、实践实习等。

2.2.3 培养模式与特点

本专业主动适应我国“新工科”和“双一流”建设的发展形势,为国家和京津冀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技术服务支撑,形成了“1212”的人才培养模式:夯实一个数学基础;形成信息方向和金融方向两个特色;贯穿一条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主线;实现理论与实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2.4 就业前景与发展

毕业生打下较坚实的数学基础,较好地掌握信息和金融方向的专业知识,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本专业近年来考研率、就业率、就业质量都比较好,就业范围比较宽广,就业单位包括:各级政府机关单位、国内各大银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大唐电信、中国铁工等大企业、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各中小学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