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如何推进新型智库建设?
近年来,沈阳师范大学致力于教师教育,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新型智库建设作为学校发展和地方服务的重要任务,积极探索具有地方高师院校特色的新型智库建设新路径。地方高师院校新型智库的新定位是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科研方式转变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机制,在服务地方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战略和自身综合改革及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新型智库需要重新定位,找到地方性、教育性、国家水准和校本发展的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学校完成的《关于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建议》、《中国民族教育发展蓝皮书》、《中国教育扶贫蓝皮书(辽宁篇)》等资政成果被相关部门采纳,学校也成为教育部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这些探索和成果在输出地方高师智慧的同时,也推动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高校智库建设不是单纯的应用研究,而是要围绕重大实践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的多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的学理性研究,这要求研究范式从纯学科导向的基础性、学术性学理研究向问题导向的学理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转变,实现研究范式重构,学校依托教育部职业技术教学研究基地、教育改革与教育效能研究院、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儿童教育创新实验室等载体,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工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学科交叉研究,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理论成果,并转化为相应的资政成果,同时孵化孕育并加快推动了具有地方高师院校特色的新文科、新工科建设。教育信息化2.0时代,高校智库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分散的数据”和“分布的智慧”的连接与整合,实现智库间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产生智库创新发展裂变效应,学校创办的辽宁省高校新型智库——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依托辽宁省电化教育馆,实现了与全省大中小学教学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也实现了与中央电化教育馆的数据共享,极大拓展了自身的数据空间和智力资源,也为学校的辽宁省大数据产业校企联盟等其他智库建设提供了数据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技术媒介赋能智库建设。地方高校新型智库建设需要高校教师、政府、行业精英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单一主体难以产出高质量的智库成果,学校充分整合了教育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优质教师资源,与辽宁省人大共建“沈阳师范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建立相关学科教师与在辽相关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对接机制,共同组建智库共同体,人大代表“出题”,相关学科教师与人大代表凭借各自的学术优势和行业实践优势联合开展政策研究和调查研究,共同“做题”,撰写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既提高了人大议案建议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提升了高校教师的行业实践能力。一流的地方高校新型智库建设需要一流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作保障,2021年,学校获批教育部职业技术教学研究基地“辽宁职业教育研究院”,为了将研究院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决策资政于一体的实体性高端智库平台,学校设置了与二级学院平行的组织架构,实行省校共建共管机制,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项目首席专家负责人制,理事会为智库的最高决策机构,下设咨询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理事会由省政府、省教育厅、学校领导与管理者、学科专家组成,对研究院的发展规划、经费预算、课题研究指南等重大事项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咨询委员会由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力的职业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组成,为研究院的学术研究、政策研究、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性、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学术委员会为研究院学术研究指导性机构,由校内外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负责指导研究院成员开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政策研究等工作,通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