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体育综合考什么
一、运动训练学
运动训练学可能涉及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的关系及其基本概念。
2、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3、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
4、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变化与表现的基本规律。
5、基于辩证协同思想的运动训练原则体系。
6、运动员体能、技术能力、战术能力、心理能力、知识能力及其训练。
7、运动训练方法及其运用,包括运动训练控制方法、操作性训练方法以及运动训练基本手段。
8、运动训练负荷及其设计与安排,涵盖运动训练负荷的设计基础、监控与评定等。
9、运动训练过程与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10、教练员的职责、认知、执教行为、知识与能力等。
二、运动生理学
运动生理学要求考生熟悉并掌握基本概念及理论:
1、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人体生理机能的维持与调节,如内环境及其稳态。
3、骨骼肌机能,包括肌纤维的结构、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肌纤维的收缩过程等。
4、血液组成和理化特性,以及运动对血液的影响。
5、循环机能,包括心脏生理、血管生理以及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6、呼吸机能,如呼吸运动和肺通气机能、气体交换和运输,以及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
7、物质与能量代谢,包括主要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等。
8、感觉机能,如本体感受器结构与功能,本体感觉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等。
9、神经系统机能,包括神经元与神经纤维、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等。
10、运动技能的学习和生理本质,以及影响运动技能学习发展的因素。
11、有氧和无氧工作能力,包括需氧量、摄氧量、有氧工作能力、无氧工作能力等。
12、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分类、产生机理、发生部位及特征等。
三、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的考试内容可能包括:
1、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现代学校体育思想。
2、学校体育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
3、学校体育的基本结构、目标体系及内在关系。
4、体育课程的概念、特点、学科基础、编制和实施。
5、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目标与制定,以及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组织管理、设计和学习评价。
6、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分类和利用与开发。
7、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特点、组织形式、价值和管理与实施。
8、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特点、组织形式和实施。
9、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意义、组织形式和实施。
10、理想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相关理论。
11、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学习特点、内容和意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等。
也有部分院校(如天津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体育教学专业的体育综合考试科目可以在运动训练学、教育学、运动生理学三科中选择两科进行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