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司考+378民商法考研:大神教你如何“双杀”(上)
魏杰民:
北方民族大学在校大四学生。2017年以438分的成绩通过司法考试和378分的初试成绩考入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专业。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中等偏上,大一荒废学业,大二后开始正视学习。日常还算热衷于阅读各类法学专业书籍,尤其是民商法方向,专业基础尚可。座右铭:法之为道,前苦而长利!
前言篇
2017年11月21日公布司考成绩,得知自己以438分的成绩通过了司法考试;12月23日开始研究生考试第一场,次年2月4日公布成绩,3月19日得知自己进复试,4月3日得知自己被西南政法大学的民商法专业录取。这一个个时间点,都仿佛是一个个审判日期,决定着我未来会是谁、会在哪、以及做着什么事。所幸都已经顺利闯过来,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去审视未来。回想自己过去的一年多里,难免会有一种喟然叹息的心情,因为这一年实在经历了太多人与事。现在我就来说说这备考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思。
坊间流传着一句话:“不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经验贴都是耍流氓”。对此,本人深以为然。复习经验千千万,但是每个人的专业基础、学习能力以及毅力等等各种因素都是有所差异的,所以在看各种经验贴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因此在谈论具体方法论问题之前,我先在前言部分讲一讲我自身的情况。我本科就读于北方民族大学——一所西北普通二本院校,可以说考研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还高考欠下的“债”。本人在校期间学习中等偏上,大一基本属于荒废状态,大二后开始正视学习。但是我还算热衷于学习各类法学专业书籍,尤其是民商法方向,阅读过一定量的专业书籍,例如各类知名教材或者法律专著等,所以可以说基础尚可。在个人素质方面,我并不聪明,但是我有着超乎常人的自律能力和冷静的头脑,这是我能够在一年之内将司法考试和研究生考试斩落马下的一大助力。古时人们说过: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而现代的人们亦说过:平淡才是真。这些话放到学习中也是通用的,真正的学习没有神秘高效的技巧,更没有一劳永逸的捷径,有的只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在我接下来的行文中,我将借用潘德克顿法律体系模式的思维方式,将我所认为的司法考试和研究生考试之前的共同点作为总论部分进行叙述,并在分论部分讨论上述二者的具体内容。
总论篇
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司法考试是通往职业之路所必须要完成的目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说通过司法考试是你进入法律行业的门槛,那么参加研究生考试,并考取名校研究生就是你迈向行业高水平层次的阶梯。有很多很多人想要同时或先后通过这两个考试,可是真正为之付诸实践、倾注汗水的人是少数的。对于此类人,我称之为“幻想家”——想法很多,对未来的构思也很美好,但是缺乏实现它的执行力。
在备考之前,需要想清楚为什么要考研、读研究生的意义在哪。
我可以说是相当执着于考研,甚至可以说在我的心中研究生考试的重要性要大于司法考试。笔者考研之心始于对当前自我状态的不满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坚定于一篇公众号文章。去年的某个时刻,我点开一个专门做法律行业招聘信息收集与分享的公众号的文章,题为“你所不知道的红圈所”。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红圈所”这三个字,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下意识我打开百度搜索了这个概念,原来“红圈所”还有另一层含义叫“两万元俱乐部”,即新人工资起点不低于两万元。
在这些律所中不乏都是一些“只闻其名,未见其身”的行业顶尖机构,其中如金杜、君合、海问、竞天公诚、天同、锦天城等律所,无不都是莘莘学子向往之所在。我认真研究了他们的招聘要求,总结了一个规律,即大所招聘三大标配:毕业于国内外知名法学院校+英语能力优秀+大所实习经历。对此我深感遗憾,因为没有一条是我符合的。但这更加坚定了我的考研之心,我决心改变这一切。
所以考研对我来说是一个机会,一个逆袭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提高自我眼界,了解外面广阔世界的机会。我相信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十分可贵的。
在备考期间,曾听过这样的言论:读研三年出来还是什么都不知道,还不如工作三年。对此,我想反驳一句。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并非工作越久,你就能发展得越好。一个好的起点才是真正能决定你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正如我们身边有许多高中毕业就去工作的同学,到目前为止他们至少已经工作了几年,可是他们的发展并没有上述言论说得那般好。对此,我的理解是:在很多岗位,尤其是律师这类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岗位,工作时间的长短并不能弥补你在起点上的不足。
说了很多我个人在备考期间的感受,回归主题讲讲我对司法考试与研究生考试之间关系的理解。以下我将针对几个专门性问题进行阐述。
一、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同时准备司考和考研?
对于这个问题,我收到过许多人的提问。不可否认,如果能同时通过这两个考试的确是一件值得令人狂喜的事情。但是真的每个人都适合同时准备吗?答案是否定的。
整个考研期间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选定目标院校阶段、资讯以及资料收集阶段、备考阶段、复试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我称之为“名校陷阱”,即大量的考生在没有认清自己能力的情况,盲目选择名校作为自己的考研目标学校。在我身边就不乏存在备考北大、清华、中政法、人大之类顶尖名校的人。我决无贬低任何人梦想的意思。我只是想告诉后来人,人可以有梦想,但是千万别只会做梦。有的同学在整个大学期间没有看过一本法学专著,甚至连教科书都没能完整地看完一本,在选择考研目标学校时也盲目选择名校。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不成熟,甚至是极其愚蠢的做法。
那该如何判断自己能否同时准备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这就像“什么是公平正义”一样抽象,没有肯定的答案。但是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我发现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面来进行判断。质言之,影响考研的因素有很多,如理念、心态、毅力、专业基础、英语基础以及自律能力等。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公式来作为判断依据:理念+自律+专业基础+英语基础。(结合我个人的经历,我认为这四个要素是最为重要的。)
对此,我将判断的标准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
一
备考全国法学名校,即以在教育部法学评估中处于A+和A层次的学校为目标的考生。选择了以此类学校为目标的考生,就意味着你们将经历一场激烈的“淘汰赛”,你们的竞争对手来自全国各地,而且本科便是名校者也不在少数。结合上述公式,在这个层次的考生首先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备考理念,如明晰自己考研的目标、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以及认清一个道理:考研之路,唯勤奋能使事成。在自律方面,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想法,在备考期间一心一意考试,每天规律生活。(我的作息时间一般为早上五点半起,晚上十点半睡,中午午休一个半小时。)忘掉你的游戏、电影和旅行,这些并不能使你梦想成真。在专业基础方面,应该对考试范围内的专业知识有较好的了解,阅读过一定量的专业书籍,能完整阐述该领域的法律体系,能说清常见法条的法理。在英语基础方面,可以四、六级作为参考依据,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考研英语和四、六级考试的成绩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考研英语只考察阅读与写作能力,而四、六级除此之外还需要考察听力。
第
二
备考区域法学名校,即以在教育部法学评估中处于A-、B+和B层次的学校为目标的考生。处于这一层次的学校难度要比第一层次稍低,但是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加,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即使备考上述学校仍会面临不小的压力。结合上述公式,我认为考生具备一个正确的备考理念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一个前提性的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理念的指引,很难能够在这漫长的考研旅途中坚持下来。在自律方面,也许有时放飞自我,但是在大方向上还是能够分清主次。在专业基础上,在校专业课程中有认真学习,成绩良好,对整个法律体系有基本的认识。在英语基础上,通过四级或者在边缘上,并且乐于学习英语。
第
三
备考普通高校,即在上述学校范围以外的学校。以此为目标的考生压力也许不是很大,但是也需要认真准备,防止阴沟里翻船。至于其他三个方面,我不再一一论述,可自行参照上述标准进行判断。但还是得再次强调,树立一个正确的备考理念非常重要。
提供一个准确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真的很难,所以我只能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希望后来者可以在结合上述参照点的情况下,认真审视自己,再决定是否同时准备司法考试和研究生考试。
特别说明一点,做任何事情都存在着一点的风险,只是这个风险大小不同而已。在选择准备一项还是两项的问题上,同样存在着风险,这个风险也许是你只过了一个,也许是你两个都没有过。不要企图寻找万无一失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这种可能性。能做的就是在选择之前,慎重再慎重。今年有不少研友说过一句话:有时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对的。大家也可以此为鉴,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慎重选择目标院校。
二、司考与考研内容是否冲突以及如何协调二者?
首先,就司考和考研内容是否冲突问题,我个人的见解是不存在冲突,而且司考的复习对考研的备考有着许多助益。但是在具体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需要声明一下,我报考的是民商法学专业,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学硕”,至于司考和专硕之间是否存在冲突,我不是很了解。
在同时准备司考和考研这件事情上,很多人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司考的内容偏实务化,而考研的内容偏理论化。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不是认为二者存在冲突的理由。首先,无论你是准备考研还是司考,你的学习内容必然要包括现行法律,因为无论是理论还是实务的出发点都是基于现行法律规范。可以说,对于法条的熟悉程度就是你的整个备考的基石,正所谓基础不稳,地动山摇。如果没有扎实的法条知识,对于理论也不能有一个很好的认识。
就学习法条而言,没有比准备司考更合适的方式。我所理解的司考考察方向就是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整个司考考察内容中,对理论的考察都是比较少数的。与此同时,司考的辅导讲义有着内容条理清楚,逻辑清晰的好处。每一位司考老师都是把现行有效的法律规范加以整理,然后以一种更加高效的方式呈现给你。所以我觉得只要认真准备司考,你会对整个现行法律规范有个全新的认识。
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说,我同样觉得司考对于我的考研帮助相当大。在准备司考之前,我对现行法律(主要是民法)压根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司考之后我却能掰着手指将民法各个部分说出来。不要轻视大框架的作用,对法律的整体结构的认识有助于你学习具体的专业知识,并且理解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在认真过司考后,你再去背诵西政考研参考书中的内容,你就会感受一切都是似曾相识。这样会提高你对课本的兴趣,支撑你坚持下去。还有就是所谓的理论题目,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基于现行法律规定下的适当扩展或者说是法条之间对比以及缺陷揭示。
总而言之,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力尚可,能够坚持下来(判断标准请参照上一个问题),准备司法考试对你的考研来说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如何协调考研与司考
理
念
坚信司考对考研是有巨大助益的,不要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在网上有些言论,如司考和考研的考察题型和内容是完全不同的等等。一些同学听后就会一直犹豫不决,不知如何抉择。所以,在同时准备之前,就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理念,并且一直坚守它,不要被外界的言论所动摇,因为很多说这种话的人其实并没有亲身去体验过二者之前的共性和差别。
时
间
我的司考准备时间是在三月份到考前。在三月份之前应该就准备好考研的教材,并且进行阅读,最好能够在三月份之前看完一遍教材。三月份之后,专心准备司考,不要担心考研的专业课,如果你足够用心,司考之后完全来得及。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就是关于在这个过程中英语的学习,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的学习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更不要抱着突然发力,然后英语成绩就能猛然提高的想法。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英语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才能有长足的提高。关于英语的具体学习方法,我将在分论的考研英语部分具体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