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通识考什么
1、教育学部分: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教育的本质与教育的基本功能,教育与社会各因素的相互关系(如人口、社会生产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精神文化等),以及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
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的理论,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素质教育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国现代学制的沿革及当前学制,义务教育的特点。
中学教师与学生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阶段,教师劳动特点及职业价值,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法定权利和义务,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及专业发展,学生的本质属性、权利与义务,学生的时代特征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师生关系。
中学课程课程的含义、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如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影响课程设置或开发的主要因素。
中学教学教学的意义,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如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中学德育品德结构,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德育的主要内容,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德育途径,德育原则、德育方法。
中学班级管理课堂管理的原则、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课堂气氛的类型、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课堂纪律的类型,课堂结构,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类型、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处置与矫正方法,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培养班集体的方法,课外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有关知识,协调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方式。
2、心理学部分:
中学生发展和学习心理感觉的特性(如感觉适应、感觉对比、后像、补偿、联觉),知觉的特性(如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如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如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记忆的种类和三大过程。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功能,需要层次理论、自效能感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和归因理论,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的分类,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