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名校掐尖 后有民校竞争 湖南一所老牌县中如何“触底回升”

百问百答 考研百科 2024年07月12日 16:16:01 853 0

曾几何时,在城镇化浪潮下,面对跨区域生源流动、民办教育迅速发展等因素冲击,一批历经辉煌的县中陷入困境。位于湘赣边区的湖南株洲攸县一中,也未能幸免。

这是一所有80余年办学历史、农村生源占比超75%的老牌中学。它一度塌陷,又从泥沼中奋起,实现了本科上线率从36.3%到99.1%、特优生“从零到一”的蝶变。

前有名校掐尖 后有民校竞争 湖南一所老牌县中如何“触底回升”

求索与坚守,书写了一份县中“突围”的典型样本。

困境

英语教师刘铁汉的记忆中,有一条曲折昏暗的路。

那是春末夏初,天已黑了,他和同事饿着肚子从招生对象家中返回,车子在路上颠簸摇晃,就像他悬在半空的一颗心。

彼时,攸县一中招生主要靠校领导带着全体教师分头到初三学生家中走访,一户户上门去“磨”。有时,早上8点就出门、晚上11点才返回,沿山路转一整天,到底能招来几个学生,心里全然没底。

刘铁汉还记得,为了劝一所乡镇中学的优生填报一中,他甚至去“堵门”,但学生们还是躲着走。这位株洲市首届“百优教师”称号获得者,1988年就进入县一中教书,数十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教师,是他最引以为荣的身份。

那一刻,刘铁汉和许多同事一样,深感憋屈。

“求学求学,倒成了求着学生来上学。”追着生源跑的老师们自嘲,“人家问起在哪教书,都不太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中的。”

不久后,2008年高考成绩放榜。被视为当地公办中学“龙头”的县一中,1051名考生中仅381人超过二本分数线。

这所1999年即被授牌湖南省重点高中的学校,是县城唯一公办高中,办学已近70年。此刻,36.3%的二本上线率,让它的招生困境雪上加霜。

另一边,在亮眼的成绩、灵活的政策、丰厚的奖学金等因素加持下,县城里三所民办中学招生却是风生水起。一些原本答应填报一中的学生,转过头就投入了民办中学的怀抱。

位于湘东南的湖南攸县有两千余年建县史,历来崇文重教。它地处罗霄山脉中麓,地下矿产资源丰富,跻身湖南第一批小康县。当地有十余万人常年在外经商务工。口袋富、眼界开的攸县人对子女教育有了更高的追求,而便利的交通又加剧了长沙、株洲等城市“名校”对生源和师资的虹吸效应。

前有名校掐尖,后有民校竞争,在县域教育版图中,一所历史悠久、曾负盛名的老牌县中塌陷了。

找问题,要从内部开始。管理者们深知积弊所在:近七成老师超过45岁,绩效分配长期秉持平均主义,干好干坏一个样。其影响恰如温水煮青蛙,变化起初不易察觉,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却一发而不可收。最甚者,竟出现老师旷课、校长开车接老师到学校“点卯”的情况。

学生和家长“用脚投票”,生源的流失又恶性循环般地投射在办学业绩中。在这个湘赣边区县,高考成绩几乎就是一所公办中学唯一的竞争底牌。攸县一中,恰恰没了底牌。

“2008年,我们已经到了存亡之际”,学校一位管理者回忆,许多人开始意识到,需要一剂猛药,方能根治沉疴。

攸县一中,亟待绝境求生。

突围

正是这一年,46岁的王池元接任校长。

挣脱恶性循环,从何处破题?这位中学高级教师出身的校长,上任第一个月开了22次行政会,主题只有一个——改革。

头一件事,他要打破“大锅饭”。

一场教师评价体系改革如风暴降临。这套体系有清晰的量化指标:学生评价占30%,常规教学完成度占30%,考试分数占40%。

以学生评价为例,设有“公平对待”“帮助指导”“课堂教学”“考练批改”“作业量”等多个类目,分为很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四个选项。对分数和常规教学完成度,也各有精细标准。

而教学质量改革的发力点主要有两个:课堂和管理。课堂要高效,管理要扁平。

从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可管窥课堂改革思路:一套试卷讲评必须一节课完成。“讲不完,说明分析错题不到位。”王池元提出,正确率低于60%的题必须讲,高于80%则不应耗费课堂时间。由此,老师们开始以精准到题、精准到人的维度分析教学效果。

“副校长管年级”是另一项持续深化的管理创新,延续至今并全县推广。攸县教育局副局长、时任一中副校长的贺国惠回忆,当时,学校每个年级都采取主管校长负责制,既有利于资源调度,也更有利于推进教学研究。

为激发教师积极性,分配制度也配套改革。学校管理班子决定,提取30%的绩效总额作为“奖金池”,重奖优秀教师,“要奖得人心动”。与此同时,县财政也专门拨出一笔资金,奖励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

有奖必有罚。每个学年,语数外等“大学科”综合评价排名末尾的两位老师,生物、地理等“小学科”排名最末的一位老师,不能随教学进度升入上一年级。同时,学生满意度低于70%,一票否决。

这条规定意味着,每个学年都将有老师“留级”。

攸县一中党委书记吴双平回忆,“末位不升”改革落地之初,老师们在观望。直到一些老师真的不能升年级,大家才发现动了真格,质疑声此起彼伏。

曾有老师愤怒地冲进校长办公室讨说法。王池元态度坚定:“找我也没用,谁说了都不算,制度说了算。”

还有老师抱着厚厚一沓多年前的获奖证书,追着教育局领导跑了一个暑假。局领导也顶住压力:“不是校长不让你升,是学生们不让。”

改革效果逐步显现。“端着铁饭碗不温不火教了大半辈子,但现在不‘发狠’不行了。”一位老教师向吴双平吐露心声。越来越多老师开始积极研究教学质量提升,满心满眼扑在学生身上。

24岁的过佳妮是攸县一中2016届毕业生。她的家在攸县渌田镇大联村,高中时家境贫苦,父亲体弱多病。她记忆中最难忘的美食,是班主任从家里带给她加餐的猪蹄。2020年大学毕业后,她回到攸县一中任教。“我要像老师爱我那样,去爱我的学生。”

希望的光亮,在攸县一中簇簇点燃——

2009年高考,1144名考生上线440人;2010年高考,975名考生上线554人;2011年高考,872名考生上线611人。改革落地前三年,本科上线率以年均约15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直至2014年突破85%……

老师们渐渐发现,招生一年比一年顺利。

2017年,攸县一中取消了招生办公室。这一年年初,老校长王池元退休了。

攀登

接力棒交到48岁的王廷手中。这位沉静务实的地理老师,曾在攸县一中当过13年班主任和12年副校长。

彼时,尽管本科率上了台阶,坊间又有了新说法:“县一中把三本磨成二本,把一本也磨成二本”“平均分还行,但尖子生别去”……2016年中考,攸县前100名学生中仍有超过60人前往长沙、株洲等地读高中。

一位县领导比喻:“一中这件大衣做好了,却缺个毛领子。”

为什么一定要有特优生?

在攸县政协副主席、县教育局局长胡建雄看来,特优生并非高素质人才的唯一标准,但对一所县中而言,它是提振教师信心、重获群众信任的风向标,是“我们也能做到”的有力宣示。

从围剿中突围的改革者,开始攀登高地——

学校大量启用“年轻教师+资深班主任”的班级师资组合。一方面,让年轻教师创新引入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另一方面,让资深班主任以管理强化学科间配合与平衡。

在54岁的攸县一中“创新班”班主任刘小林看来,优生培育中,“多讲一道题、少上一堂课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比如,学校每年办读书报告会,鼓励每个年级的学生以情景剧、演讲等形式分享一本好书,以此激发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分层教学,要义在精准。吴双平介绍,每月联考后,每个班都会召开班情分析会,校领导分头到班里参与研讨,结合多维度的数据来分析学科贡献率、学生特点和教学短板。

“团队合作”的教学理念也深入人心。2022年上半年,联考诊断性分析显示,高三某班的数学科目出现短板。班情分析会上,所有任课老师共同决定“为数学‘让路’”,通过合理调配课时,留出数学辅导时间。

2019年高考,攸县一中包揽全株洲市理科前四名,2020年又包揽全株洲市理科前三名,近四年有10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至此实现了本科上线率和特优生培育“双突破”。

自2019年起,攸县中考前1000名学生中,很少有人再去外地读高中。

众志

新高考改革下,教育竞争日益多元和复杂;攻下高地的人们,如何守住战果?

在攸县一中,管理者们时刻保持着忧患意识。同时,却也心有底气。因为,这并不是一所学校的孤军奋战,而是一方水土上的众志成城。

底气,源于实在的投入。曾因煤炭产业而兴的湖南攸县,2017年推行“壮士断腕”式改革,一大批煤矿关停并转,财政收入面临巨大压力。王廷介绍,尽管财力紧张,县委县政府仍不遗余力、不打折扣地支持教育发展。仅在攸县一中,近五年即投入近6000万元用以改善办学条件。

底气,源于均衡的布局。当地四所公办高中各有特点:地处农村的综合性高中攸县二中本科上线率已达89.3%,攸县三中、四中各有鲜明的体育和艺术教育特色。副县长陈章蓉说:“均衡的布局形成了错位竞争的良性生态。如果把攸县一中比喻成一棵大树,它有丰厚的土壤、水和养分。”

底气,源于长远的谋划。胡建雄介绍,由于提前测算出2023年至2024年将有一大批教师退休,2017年起,攸县每年积极争取公费定向师范生送培指标,近三年主要着眼于储备高中教师。近五年,当地共选送619名公费定向师范生。而“县管校聘”的制度,则让攸县一中等学校有了从校情出发选聘教师的自主权。

底气,源于专业的坚守。在攸县县委书记李鹏程看来,发展县域教育的关键之一是选对两“长”——校长和教育局局长。回望攸县一中的每一步,熟校情、敢改革、勇担当、能坚守的校长至关重要。而在教育强县湖南攸县,近40年来,历任教育局局长皆是教师出身,每一任局长至少在任6年以上。“内行”的承续,成为谋长远、谋持续的有力保障。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在人才标准越来越多元的今天,教育比过去更需要因地制宜、精耕细作。

在罗霄中麓、洣水之畔,一场春种秋收的耕耘正在攸县一中的校园里持续。它是一任传承一任的求索、一棒接力一棒的奔跑。 (记者袁汝婷、刘芳洲)